课程故事是一种回顾,一种反思,一种研究,一种分享,还是一种成长。通过课程故事可以让我们看见儿童的世界,发现有趣的故事,见证成长的力量。为了进一步挖掘幼儿园课程资源,深入推动幼儿园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实践能力,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与全面发展,近日,成都市温江区红桥幼儿园开展了“叙课程故事 促专业成长”教师课程故事比赛。
“童”话故事 应景而生
小班组的老师们结合幼儿园区级课题《基于中华优秀民间故事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以民间童话故事“小猫钓鱼”、“拔萝卜”、“小兔子乖乖”为主题开展了相关的班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中,老师们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抓住教育契机,创设了相关情景,再现了一个个具有童心、充满童趣的课程故事。
“童”探自然 抛接自如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中班组的老师们遵循幼儿的兴趣,践行着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的精神,利用园所养殖资源,开展了关于“鸡、鸭、兔”动物相关的活动。活动中幼儿用身体的各种感官去感知、探索、观察、创作、游戏,体验各种有趣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接过幼儿抛出的“球”,再以适宜的方式抛回给幼儿,从而引发幼儿不断反思与深究,不断生成了新的活动与经验。
“童”觅生活 顺势而为
大班组的老师们则主要围绕姓氏的秘密、保护眼睛、牙齿的秘密等进行了分享。在课程实施中,以幼儿的生活为切入点,追随幼儿的兴趣,链接幼儿生活,挖掘身边资源,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从活动缘起、活动路径、活动实施到整理归纳,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教师则顺势而为,紧跟幼儿探究节奏,及时关注幼儿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故事中,不仅看到了幼儿的善于思考、大胆探索与乐于尝试,还看到了老师们的潜心观察、科学分析与专业支持。
本次课程故事比赛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学习提升的平台。在分享与学习中,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在碰撞与交流中,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花开有声,生长有力,让我们一起倾听幼儿的声音,追随幼儿的脚步,与幼儿共同演绎更加精彩,有价值的课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