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怀表马蹄表
嘀嗒一声是一秒
六十秒是一分钟
大针跑,小针跟
一个小时六十分
转了一圈又一圈
“哎呀!又迟到了!”
“快点快点,小朋友们都排好队下去做操了!”
“等一等,我的玩具还没有收好呢!”
在小朋友们匆匆忙忙的声音中,大一班开启了这一天的幼儿园生活,而孩子们的碎碎念引起我们的思考。
《纲要》明确提出:要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性。有效管理好时间是培养幼儿正确时间观念的重要途径,也是大班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的关键因素之一。时间对孩子们来说比较抽象,抓不住,摸不着,体会不到重要性。平时也总听到家长说孩子做事拖拉,作息习惯差。因此,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引导他们建立时间观念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时间观念,大一班开始了一段与时间的探索之旅。快跟小可爱们一起来解密时间的神奇吧!
“时”之困惑
1.什么是时间?
时间就是几点钟了。
时间就是小闹钟,每天都会响。
我有电话手表,会显示时间。
时间就是:圆圆的时钟上,会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时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时间就在我们身边......
2.时间在哪里?
平时我们上课用的电视上有时间。
我们班级里墙上的闹钟上也有时间。
老师工作的电脑上也有时间。
签到台上的电子时钟上也有时间。
老师的手机上也有时间~
......
通过寻找时间,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时间”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时间就在我们身边~
3.计时工具大调查
随后,孩子们发现了新的问题:古代的人们没有钟表,他们是怎么知道时间的呢?孩子们又通过寻找实物、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了更多的“时钟”发展历程,开启了对计时工具的认知大门。
孩子们在调查、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了解了人类从利用天然工具测量时间到制造工具来记录时间的探索历程。认识了各种代表“时间”的计时工具。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工具。
沙漏也叫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装置。
机械钟,最古老的一种机械钟,最早出现在十三世纪的欧洲。
石英钟,装电池的石英钟不仅方便时间也是最准确的。
“时”之探秘
1.认识时间
听!
这是什么声音在滴答滴答响……
“圆圆的身体三条腿,
一条粗来一条细,
滴滴嗒嗒走不停,
每天叫我早早起。”
大家猜猜谜底是什么?
小朋友们都猜出来是时钟啦,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时钟上有什么吧!
“时钟上有12个数字,每一个数字代表不同的时间。”
“有3根指针,分别是又粗又短的时针、又细又长的分针、跑得最快的秒针。”
“时钟上有很多小线条,每一小格代表一分钟。”
“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了,分针指着几就是几点几分。”
2.整点和半点
在认识了时钟基本构造的基础上,孩子们认识了整点和半点,还了解了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知道分针指着12就是整点;分针指着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
3.一分钟有多长?
认识整点和半点后,孩子们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一分钟很快的!
我睡不着的时候觉得一分钟很长。
一分钟等于60秒!
钟表上秒针走一圈就是一分钟。
原来,1秒就是“1嘀嗒”,孩子跟着秒针发出的嘀嗒声,和老师一起从1开始数到了60!初步感知1分钟就是60秒的时长。
“时”之挑战
1.一分钟能做什么?
我一分钟可以穿好衣服!
我一分钟可以画一幅画!
一分钟可以拼七巧板!
我一分钟可以上个厕所。
......
短短的一分钟,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就流走了,通过实践,孩子们把一分钟所能完成的事情记录了下来。
2.一分钟大挑战
随着活动的开展,我们还进行了“一分钟挑战”体验活动。例如:一分钟金鸡独立、一分钟叠被子、一分钟跳绳、一分钟拍球、一分钟写数字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分钟虽短,但也可以做很多事。通过"一分钟大挑战",孩子们明白了时间虽短暂,但利用得好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他们感受到时间的宝贵,更懂得珍惜时间。
3.畅想--课间十分钟
哥哥姐姐说:“上小学以后有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那十分钟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十分钟我可以画一幅画。”
“十分钟我可以看完一本书。”
“十分钟我可以去操场跳绳,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我还想和朋友一起去踢球。”
......
谈及小学的课间十分钟,孩子们都十分兴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课间十分钟可以做什么。
4. 行动--课间十分钟初体验
我们的设想能不能在十分钟完成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了一次“课间十分钟”的体验活动,去验证他们设想的合理性。
“我们玩了5次手指游戏,十分钟刚刚好。”
“我的画还没画完呢,一会儿时间就到了。”
“十分钟太快了,我拿的绘本还没看完,就结束了。”
“我准备上厕所和喝水,做这些事不用离开教室,时间还有得多呢。”
......
同样是课间十分钟,为什么有些小朋友觉得时间够用,有些小朋友却觉得时间太短了呢?经过一番讨论,孩子们发现跟十分钟里他们选择的内容有关。他们发现:在十分钟内做一些学习上的准备工作、就近玩一些徒手游戏或是准备好生活上的事情才能更好地利用课间十分钟。
5. 制定“十分钟计划”
我的课间十分钟计划:整理书包、上厕所,还要玩几个手指游戏呢,这些游戏都不需要器材,上课了马上就能回到教室。
我计划一会和朋友聊会天,然后去观察植物角的植物,十分钟刚刚好。
我计划先跟朋友分享周末的趣事,然后上厕所,喝水。
6.十分钟之再体验
课间十分钟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小学生在课间的自主性。课间十分钟的计划与实施,孩子们对时间的体验和感知更深刻了,对自己的能力和速度也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下课时间计划与实施更趋于合理与可行。他们不仅成为了时间的主人,还更好的自我服务。
时间管理是幼小衔接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家长、老师以及孩子们长期地坚持和努力,因此,平常生活中我们更要注意观察孩子,并采取适宜的方法,帮助他们逐渐形成时间意识,为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童年的每个瞬间,
都值得被记录。
翻开时间这本书,
每一页都是成长的刻度。
孩子们与时间的故事持续发生,
相信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
孩子们一定可以成为,
时间管理的小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