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燕舞,梨花纷飞,清明又至。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寒食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成都市温江区红桥幼儿园以“童韵?踏春?传承”为主题,带孩子们开启了一场传统文化浸润之旅。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清明节吗?
幼儿:我妈妈说,清明节是扫墓的节日
幼儿:清明节要吃青团
幼儿:清明节可以去放风筝
幼儿:清明节到底是什么节日啊?
教师: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听故事·唱童谣·初识清明
徐星晫妈妈化身“清明使者”,用童趣语言讲述清明起源,让孩子们懂得“追思与踏青”的双重意义。
师幼共读《雨纷纷的清明节》,通过画面感知扫墓的庄重与放风筝的欢愉。
孩子们用稚嫩歌声唱响《清明时节》,搭配手势舞,化身“小牧童”演绎“杏花村里雨纷纷”的诗意场景。
做手工·传习俗·指尖清明
小手捏出碧绿面团,裹进豆沙馅,一口咬下“春天的味道”。
用画笔在蛋壳上涂鸦小花、风筝,寄托对万物新生的期待。
插柳祈愿,感恩自然馈赠,让传统习俗在指尖生根发芽。
踏春趣·绘生机·乐享清明
支起画架,用色彩记录嫩芽、繁花,绘就心中的“清明春景图”。
单脚跳跃、笑声飞扬,在传统游戏中感受节日的活力。
将心愿画上风筝,奔跑放飞,看梦想与纸鸢一同翱翔天际。
清明谷雨,四季轮回,岁岁更迭
春暖花开,芳草萋萋,生机盎然
忆往昔,诉不尽的点点哀思
看今朝,唱不完的无限憧憬
孩子们尽情体验,在文化浸润下茁壮成长
让那份情怀深深扎根
让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